社区足球文化:人本精神,归属感强

  • 发布于:2024-12-24 02:28:00
  • 来源:24直播网

记者寒冰报道,英国城市足球集团中国区CEO、深圳新鹏城董事长汤锡钢,在本次研讨会上着重强调了社区足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应大力发展社区足球的观点。他指出,从基层建立完善的足球培训、竞赛和文化体系是推动中国足球产业发展的关键。

社区足球不仅是欧洲、南美以及日本等足球发达国家的产业根基,更是这些国家足球人口庞大的基石。这些国家的足球从业人员及其亲朋好友,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球迷群体,大多都是在社区足球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共同参与足球活动,形成了稳定且深厚的足球文化,构筑了足球产业坚实的塔基。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形成可持续的足球产业生态,社区足球的普及发展和代际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市民阶层在社区中通过足球产生归属感与自豪感,他们才更愿意投入精力到足球中去。这样,从精神内核上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可持续代际传承的足球人口,为足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欧洲、南美和日本的社区足球形成,伴随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条件。无论是欧洲和南美超过百年的底蕴积淀,还是日本自职业化以来的社区足球深耕,都显示了社区足球的重要性。这些国家基于社区这个最小的人群聚居单位,通过定期参与的足球活动,形成了高度认同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这种情感和归属感逐级上升,影响到了更大的区域和层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欧洲和南美的社区足球彻底改变了人群的社会生活形态。对于大多数涌入城市社区的人群来说,足球是一种优质的群体运动,能释放工作与生存压力。而最初的业余俱乐部通常以工厂、学校、教会或酒馆为核心,由有着高度趋同的工作和生活规律的阶层成员组成,因此天然地代表了不同社区和阶层的群体归属感。

这些社区足球的背后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职业细分人群。在初始阶段,社区足球文化就是阶层与身份的契合下的群体自我认同。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足球运动,支持代表社区的足球俱乐部,从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社区和业余俱乐部也会通过优化当地的足球运动,鼓励居民参与与足球相关的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社区足球具有天然的家庭参与属性。它能够将社会基层青少年的闲暇时间和精力导向健康的足球运动,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积极竞争、刻苦努力和树立团队与家庭观念的精神内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青少年与市民阶层的不良行为,并通过代际相传的方式稳定传承,确保了社区足球长年的可持续性。

正是这种建立在归属感上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得欧美足球产业经久不衰。即使经过上百年的社会变迁,欧美各国依然能够以社区足球为最小单元,共同组成稳定且庞大的足球产业塔基。

相比之下,中国缺乏这样的社区足球文化。这主要是由于高速的迭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大规模流动等因素所致。此外,职业俱乐部“企业化”+社区足球缺乏基础设施和归属感文化引导,也是第三世界国家社区足球难以发展的普遍问题。

然而,在足球新兴国家中,日本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创办职业联赛时,就吸取了之前职业俱乐部企业化、校园足球无法打通进入职业队的教训。他们确立了职业俱乐部扎根和深耕当地社区的策略,借鉴了德国社区足球的运作模式,短期内完成了日本的社区化。

日本形成的社区足球精神内核与欧美相似:以家庭为最小单位,中年家长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情绪价值和足球文化教育;更年长的球迷则代表着社区足球文化的源流与归属感。通过日常训练、比赛以及家庭和俱乐部的文化熏陶,青少年球员完成足球和文化上的双重成长。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欧美和日本都在由政府和足协投资,全面翻新和增加社区足球的设施。同时,他们还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益培训和服务,以保持社区足球的活力。对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加速推进社区足球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日本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关阅读: 青少年 以人为本 足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