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足协主席宋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即将出台的一项新规定。他表示,职业球员在退役后若不参与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将不被允许加入职业队担任教练。这一消息立刻在足球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在谈到青训问题时,宋凯详细解释了新规定的背景和初衷。他表示,目前许多职业球员在退役后选择直接进入职业队执教,而忽略了青少年足球培训的重要性。因此,新规定旨在鼓励职业球员在退役后先参与青训工作,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他坦言,这确实会面临收入减少和辛苦付出的问题,但只有抓好青训,才能为职业队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然而,这一观点却遭到了媒体人的质疑。著名记者梁宏业认为,足协应当理解“无为而治”的道理。他指出,虽然国脚们去当青训教练能够产生号召效应,但并非所有踢得好的球员都适合当教练。教练和球员各有其天赋和专长,不能一概而论。他强调,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让真正有能力的教练和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而不是被框框所限制。
另一位媒体人赵震也表示,中国传统的“一刀切”做法在此问题上并不适用。他认为,要求职业球员退役后必须参与青训并获得教练资格,是一种强制性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是否有足够的岗位提供,以及对那些专注于青训而不从事职业成年队教练的冲击。他主张将这一要求转变为激励选项,让球员和教练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是否参与青训工作。
赵震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优秀的成年职业队教练如果在执教生涯中长时间带青训球队,可能对其成长并无帮助。相反,能够在青训阶段带队两年的教练,将会有一批孩子受益。他呼吁大家对于领导说的话不要过于发挥,要理性看待规定和政策,避免矫枉过正。
总的来说,这场关于足球教练培养和青训工作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对于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的思考。如何在保证青训工作质量的同时,兼顾球员和教练的个人发展和选择,成为了摆在足球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