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的11月30日凌晨,中国女足正在荷兰进行紧张的拉练。在这期间,她们与2017年女足欧洲杯冠军荷兰女足进行了一场国际热身赛。尽管在上半场中国女足凭借金坤的抢射领先一球,但遗憾的是,由于体能不足,无法持续应对高强度的对抗,导致在下半场表现“崩盘”,最终以1比4的大比分不敌对手。这一结果让人不禁回想起一年多前女足世界杯小组赛期间,中国女足以1比6惨败于英格兰女足的往事。这让人深感中国女子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巨大,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为了更好地备战下一个世界杯和奥运会周期,中国足协在今年早些时候果断决策,正式聘请了澳大利亚籍教练员米利西奇出任球队主教练。与国字号男足队伍一样,中国女足在备战方面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例如,在近期没有大赛可参加的情况下,中国足协积极联系热身赛对手,以确保球队的训练质量。米利西奇上任后,即率队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两场国际热身赛。此外,上个月中国女足还与乌兹别克斯坦女足和越南女足进行了永川国际邀请赛的角逐。
根据计划,中国女足于11月14日在京集结,随后启程前往荷兰进行集训拉练。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球队与荷兰女足展开了一场重要的热身赛。在这场比赛中,虽然中国女足征调了不少年轻球员如金坤、刘靖、霍悦欣、孙方欣等,但首发阵容中仍以老将为主,如已经代表国家女足出战超过160场的张睿及年近36岁的老将张馨、吴海燕、姚伟和唐佳丽等。这反映了中国女足在用人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具体比赛进程中,金坤在第34分钟利用抢射为中国女足取得领先,并保持这一比分至半场结束。然而,荷兰队在个人能力、身体素质、攻防速率和对抗强度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数据显示,本场比赛中国女足的控球率仅为29%,射门仅两次,而荷兰队的射门次数高达15次。在传球次数上,荷兰女足的629次远超中国女足的257次。尽管王霜等球员在下半时替补登场,但仍无法扭转战局。荷兰女足在下半场连入四球完成逆转,而这四粒进球竟是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完成。
从本场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中国女足在技术能力、战术执行效果、体能储备以及身体对抗能力等方面与对手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女足与欧洲先进女子足球之间的差距。回想起2015年女足世界杯期间,中国女足曾以一球之差战胜过荷兰队,但那时的场面优势已不再明显。随着国际女子足球特别是欧洲女子足球的男子化趋势日益明显,欧洲各国的女足发展势头迅猛。荷兰队虽然曾是女足欧洲杯的冠军,但面对西班牙、英格兰等队的崛起,其国际排名也已从历史最高的世界第一降至现今的第11位。
面对这样的现实,简单的人员更新换代或仅仅换帅并不足以改变中国女足的困境。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女子足球开始掀起留洋潮,但仍需关注留洋的质量。只有让更多有潜力的本土球员到高水平海外联赛尤其是欧美主流联赛踢球并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女子足球的实力。
以上内容为北京青年报记者肖赧撰写并由王帆编辑的报道内容。希望中国女足能够不断努力、积极备战、提升实力、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