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赛季的备战早已是箭在弦上。当距离中国足协公布“2025赛季职业联赛准入材料”的提交截止日过去几日之后,传来的消息显示,来自中超、中甲和中乙的三级职业联赛所有俱乐部无一例外地都已递交了相关材料。虽然部分队伍在截止日前夕才提交了材料,但庆幸的是,没有出现往年“主动放弃”的现象,这至少在提交截止日的那一刻,给所有俱乐部带来了暂时的宽慰。
本赛季开始以来,关于职业联赛准入审核的严格性一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赛季结束后,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和运营问题更是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传闻中,不少俱乐部面临欠薪和巨额历史债务的问题,一些消息甚至言之凿凿,让人忧心忡忡。
中国足协的立场十分明确。在转会禁令更新后,那些不幸上榜的俱乐部成为了球迷热议的焦点。面对“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作坊”在添油加醋,甚至有一部分自媒体比俱乐部更早地知晓了其中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一些俱乐部的确面临债务危机,但情况远未达到部分自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
当前,中国足协正在全力以赴地审核各俱乐部递交的准入材料。他们表明,今年的审核工作将更加严格,不会对任何有违生存法则的俱乐部进行“挽救”。而是要确保联赛、俱乐部和球员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存规律与市场。审核工作必须按照规矩进行,没有规则之外的道理可讲。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不良纠纷,更杜绝了个别俱乐部用各种手段“劝”球员签字的情况。
按照现行工作程序,中国足协计划本周末或下周初先行公示一份不存在欠薪、欠债问题的俱乐部名单。随后,将根据后续准入审核的结果,公示准入合格的俱乐部名单。目前,约有半数中超俱乐部疑似存在欠薪或欠债问题。不过,相对而言,中乙联赛的情况要好于中超和中甲。
在国际足联转会系统中,仍有转会注册禁令的中国俱乐部需最晚于12月下旬解决全部欠薪欠债问题,否则将无法获得新赛季相应级别职业联赛的准入资格。如果个别中超俱乐部无法通过准入审核,预案之一是由符合规定的中甲俱乐部递补,各级联赛以此类推。
今年,准入审核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俱乐部而言,他们的生存空间将更加透明。在中国足协竞赛部门与职业联赛管理部门的“工作组”直接对接各俱乐部的过程中,虽然存在材料辨析的难点,如薪酬发放证明的真伪等,但中国足协已推出“名单公示”的办法来应对这一问题。一旦有质疑或举报,相关部门将立即介入调查。
总的来说,本年度的准入审核工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乎联赛及俱乐部的“生存问题”,更是对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一次大考。各家俱乐部需严格遵守规定,而球迷们也在期待一个公平、公正的联赛环境能够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