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恒大集团的暴雷消息如同雷霆一击,震撼了整个房地产行业。这家曾经的行业巨头,债务规模超过万亿,项目停滞,让股东和投资者们眼睁睁看着它崩塌。
在这场空前的大危机中,许家印、任泽平以及普华永道等关键人物似乎都未受到应有的法律追责。为何那些在幕后操控的重要人物可以避免法律制裁,而普通的投资者和普通民众却陷入泥潭,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顾许家印的二十年狂飙,从1996年南下广州创立恒大集团开始,他就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带领这家企业迅速崛起。当时房地产市场政策宽松、需求旺盛,许家印抓住了这股东风,使恒大从一家小房企蜕变为横跨中国商业版图的大企业。
到了2017年,恒大的年销售额正式突破5000亿元,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中国地产圈堪称响当当。而许家印本人也以2900亿元的身家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恒大的足球队——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也在亚洲赛场大放异彩,拿下了亚冠冠军。
然而,许家印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计划投入重金打造属于恒大的新能源帝国。与此同时,恒大的政商关系也经营得有模有样,许家印成为了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受邀登上各种重要场合。
然而,恒大的扩张模式却是高负债、高周转,这种模式虽然让恒大迅速扩张,但底下的窟窿也越来越大。2021年,恒大正式暴雷,2.58万亿的债务规模暴露在公众视野。这个数字不仅让恒大自身陷入困境,还牵扯了众多金融机构、银行、信托公司等。
任泽平作为恒大的经济研究院院长,虽然在恒大扩张期间风光无限,但当恒大暴雷后,他也未能幸免于公众的质疑和批评。他的高薪、他的理论支持、甚至他的离职都成为了外界讨论的焦点。他离开恒大后转战知识付费圈子,虽然一度火爆,但最终因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而翻了车。
普华永道这家全球会计界的元老级玩家,从2009年开始为恒大出具审计报告,连续14年为恒大的财报签字画押。然而在恒大暴雷后,普华永道也难逃其咎。因为恒大的财务造假,普华永道被监管部门重罚,甚至被要求停业整顿。这对其声誉和业务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至于债务窟窿的填补,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未知数。恒大虽然开始变卖资产、偿还债务,但庞大的债务规模仍然让债权人忧心忡忡。地方政府虽然接盘了一些烂尾楼项目,但整个行业的风险仍然存在。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监管,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
总的来说,恒大的崩塌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悲剧,也是整个行业乃至金融界的警钟。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审计机构等关键人物虽然未受严厉追责,但他们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警示作用仍然值得深入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