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踏入亚冠精英赛附加赛的征程之后,蓉城足球俱乐部上下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球迷们更为炽热的关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压力。三线作战的挑战,意味着球队在人员配置和后勤保障上都需要跃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而在经营层面,这却也为俱乐部带来了“创收”的新机遇。球市的持续火爆,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体育消费市场的繁荣,更是蓉城队“为更好的城市而战”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超一流”的追求,必然要求球队在亚冠联赛中“升级打怪”。为了更好的城市,蓉城足球俱乐部必须拥有更加强大的球队。从中超联赛到亚冠赛场,成都蓉城队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提升。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强化人员配备,挖掘更深层的板凳实力。主教练徐正源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以我们现有的板凳深度,难以应对亚冠赛程的挑战,冬窗期我们需要补充更多球员。”亚冠联赛的对抗强度大,对球队的阵容深度和战术应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当然,即便是在二级联赛中征战,球队也至少需要经历六场比赛,这为更多的球员提供了出场机会,也坚定了俱乐部持续增强阵容厚度、加强梯队建设的决心。这样的“升级打怪”,不仅对球队的实力有显著提升,更会在反哺效果中惠及整个俱乐部。
要想真正迈入中超一流强队的行列,亚冠赛场的历练与淬火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中超未实行跨年制,外援也受到限制,这些因素都与全新的亚冠赛制有所脱节,但这些不利因素反而会促使中超球队继续探索在亚冠的生存之道。如何平衡国内联赛、足协杯和亚冠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球员体能,将成为蓉城面临的一大挑战。日韩球队即便不依赖大量外援,也能在亚冠赛场风生水起,这正是其本土青训体系有效运转的结果。成都足球青训成果显著,蓉城队进入亚冠赛场,有望进一步加速青年才俊的崛起。
在经济的层面考量,征战亚冠对于中超俱乐部而言同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除了比赛本身的奖金之外,主场票房和商业收入的分成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个赛季的海港队和山东泰山队的亚冠主场票价设置,以及其票房收入的情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参加亚冠联赛能够帮助俱乐部拓宽商务开发的渠道,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关注,进而提升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城市形象的“里子”和“面子”。成都作为“十四五”期间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之一,其社会足球、校园足球、精英足球等都在持续发展。凤凰山已成为成都球迷的精神家园,“升级”亚冠不仅对俱乐部的良性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更能带动文旅、交通、餐饮、住宿等各行业的消费。成都蓉城队的每一次进击,都在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魅力。如今,随着球队和球迷的走出国门,亚冠之旅也成为了宣传城市的重要窗口,“成都”和“蓉城”的名字正被亚洲对手所熟知。这不仅展现了成都体育的蓬勃发展,更是城市又一次亮出“国际名片”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