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名单第二批曝光:愚民政策之彻底实施"

  • 发布于:2025-02-12 02:22:00
  • 来源:24直播网

足协的第二批禁足名单依旧悬而未决,整个中国足球圈内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球迷们,特别是各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粉丝们,如坐热锅上的蚂蚁,心神不宁地等待着结果的揭晓。然而,中国足协的决策层似乎仍在权衡与犹豫中。

回想起第一批禁足名单的公布,那是在二零二四年九月十日,恰逢中沙世预赛对战的前夕。那次公告中,四十三位球员和职员终身禁足,十七人被禁足五年。这份名单的背后,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先看那四十三位终身禁足的人员,山东泰山队无疑是首当其冲。不仅有多名球员被禁足,还有职员涉案,且该队的名气与影响力在足球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中,矫喆、金敬道、孙准浩、郭田雨等人的名字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郭田雨和孙准浩,一个转会至泰超联赛,一个回到韩国并找到了新的工作,这使得足协的禁足令仿佛成了一纸空文。

除了山东泰山队,南京城市和青岛红狮等队伍也有七名球员被终身禁足。尽管这些球队受到了重罚,但它们依然继续参加新赛季的中甲联赛。这似乎体现了足协的处理宗旨之一——先罚球员,俱乐部的问题则秋后算账。

在中国足球现阶段投资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足协并不希望更多的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因此,在打击假球行为的同时,也需考虑到行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禁足令的实行却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部分球员并未因禁令而低头认罪,反而选择公开抗争,其中尤以江西北大门队球员孙冬的言辞最为犀利。他在公开声明中质疑足协的处理方式以及保证金的去向等问题。

在这些被禁足者中,不乏因欠薪而铤而走险的球员。他们中的许多人月薪微薄,却长时间无法领到工资。当混到中国足球次级联赛的球员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时,又有哪个家庭会愿意让孩子从事这项运动呢?这无疑给中国足球的未来投下了阴影。

而在禁足名单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问题。有媒体报道称,部分足协人员存在相关问题,但他们仍继续在足协工作,甚至在原岗位上。这让人不禁要问,中国足球踢成这样,真的全怪球员么?现在的体系是否让穷孩子根本不会选择踢球?

关于第二批禁足名单的公布,有媒体称其可能不会像第一批那样大张旗鼓,而是更多地以判刑为主,小违规可能既往不咎。这样的处理方式或许会选在世界预选赛前后公布,以吸引舆论注意力。但更重要的是看比赛的结果,尤其是主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结果。

至于到底要公布哪些人的名单,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经过第一批的教训,足协似乎没有将事情继续扩大的打算。但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既有结构发生变动,除非到了利益不得不重新洗牌的必要时刻。因此,在这个假球的圈子里,真正的贪官巨蠹反而相对安全,被抓的多是看起来还算办人事的球员。这种反噬巨大的原因在于,被处罚的人会质疑为何不抓那些更贪的大鱼,而足协的处理方式也让人质疑其权力与资格是否足够结束这些球员的职业生涯。

中国足球的看客们应该感到悲哀和反思。他们期待的并不是一些小规模的禁足令,而是真正的改革与整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行业的问题,才能让中国足球真正地走向世界舞台。

相关阅读: 禁足 中国足协 中国足球 愚民政策 国足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