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剑卿,在中国足球的圈子里,他似乎成了某种刻板印象的代表——一个被天赋所困,却因自我放纵而浪费了天赋的足球人。他的形象,常常与恩将仇报、沉迷酒色、挥霍天赋等负面标签相连。
最近的纰漏发生在二零二三年九月,那是一个凌晨的时刻。毛剑卿毫无预兆地打开了直播间,昏黄的灯光映衬着他摇晃的体态,显然又是酒后的状态。语无伦次的他在直播中怒喷吴金贵助教李诚铭和郑科伟,言辞激烈,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此举迅速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醒酒后的毛剑卿随即发表道歉声明,承认自己的错误言论对申花及吴金贵等人造成了伤害,并承诺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直播。然而,他的言行似乎已经让众多拥趸对他失望至极。
毛剑卿的职业生涯中,酒和打架似乎始终伴随着他。二零零六年,他因喝酒被申花下放到二队,但他却因愤怒去砸主教练的进口宝马。二零零八年,他与上海男篮人员发生斗殴,因赔偿问题付出代价。这样的经历一次次地重复,让人们不禁质疑他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尽管如此,毛剑卿依然在直播平台活跃,他的“攻破巴西球门”、“天赋异禀”等名号依然能吸引不少粉丝。他似乎越是骄傲,越希望在直播中获取认同。这种心态也让他在申花担任U10青训教练时,无法给小球员们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回望毛剑卿的职业生涯,年少成名的他因天赋被寄予厚望,但喝酒、抽烟、夜店、打架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在足球方面的成就并不显著。然而,他却在这个直播盛行的年代找到了新的“赚钱”方式。他在直播中发表的言论,虽然有时充满争议,但却能引发关注和讨论。
中国足球界并非只有毛剑卿一人有劣迹,但像他这样自甘堕落的足球运动员还能搞青训,又何尝不是中国足球的悲哀呢?在嘈杂的舆论漩涡中,毛剑卿的言行只是情绪的宣泄口,而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其实并不罕见。
即使他为错误道歉了,过一阵子他还能制造新的话题,继续带来流量。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足球界的一些老“传统”——对社会负面习气的过早、简单粗暴的浸染。小到抽烟喝酒,大到弄虚作假、涉毒涉黑,这些都会被年轻人不假思索地模仿和学习。最可悲的是,当这些以足球为业的年轻人不再年轻的时候,他们还会把这些东西继续传播并牢牢地固定在下一波年轻人身上。
毛剑卿当申花U10主教练时,谁又能保证那些小球员没有受到他的影响呢?昨晚中国足球超级杯上,上海申花虽然夺得冠军,但毛剑卿在直播中的狂妄言论再次引发争议。对于上海申花来说,他们还会把毛剑卿当作自己人吗?这无疑给申花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总的来说,毛剑卿的故事是一个警示,也是中国足球界需要深思的问题。如何在培养球员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这是每一个足球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