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起,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正式揭开序幕,经历了2004年中超的成立以及至2010年时韦迪首次提出职业联盟的构想,终于在历经多次推迟之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在2025年1月得以挂牌创立。
在那一日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现场,气氛凝重又充满期待。中足联的负责人面对记者们的提问,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中国足协与中足联未来关系的定位——做出了详细的回应。
足协方面明确表示,他们保留了职业联赛的所有权和监管权。同时,将职业联赛管理政策制度的制定权限赋予了中足联。这意味着足协不再直接参与职业联赛的组织和运营,而是通过对中足联制定的职业联赛管理政策进行备案审核、解决职业联赛纠纷等方式,实现对联赛的行业监管。
而中足联则获得了职业联赛的经营权、运营权和收益分配权。它以会员的形式加入中国足协,并在中国足协的授权下,负责组织和运营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这包括了制定联赛发展规划、拟定联赛规模和升降级制度、进行俱乐部和球员的注册、转会操作,以及执行纪律处罚等与联赛相关的工作。
为了保持裁判工作的独立性和公平性,虽然中足联不负责裁判员的选派,但中国足协仍保留了这部分的管理权,并表示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听取职业俱乐部的意见,来确保裁判工作的公正。
值得一提的是,新成立的中足联理事会中,有超过半数的成员来自各俱乐部。这一改变被视为给予俱乐部更多话语权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一个全新组织中,话语权究竟应该在管理者手中,还是在出资方手中,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尽管中足联的成立看起来像是朝着管办分离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但真正的关系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例如,中足联的一把手李克敏曾是天津体育局局长,而足协主席宋凯则是辽宁体育局局长,两人同为正厅级。这样的设置使得宋凯是否会真正退出职业联赛的管理工作成为一个疑问。
另外,中足联的启动资金来源成为一个谜团。尽管有消息称是“会员俱乐部”共同集资,但目前并未看到相关的公示或法律程序。而考虑到中足联筹备组曾取代中超公司的职责,其办公楼租金仍由足协支付的现状,不禁让人质疑中足联是否真的在经济上与足协脱离了关系。
综上所述,虽然中足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足球管理结构的一次重要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与中国足协的关系依然密切。平时在联赛的运营和管理上,足协不直接参与,但在重大问题上仍拥有监督权和最终决策权。因此,中足联是否真正实现了管办分离,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在经济层面,如果中足联无法摆脱对足协的依赖,那么所谓的改革或许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