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寒冰报道
近期,韩国K1联赛和日本J1联赛相继公布了2024赛季的球队薪资总额及部分顶级球员的年薪情况。对比往年的数据,日韩两国的球队薪资总额和顶级球员的平均年薪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中超第一高薪球员奥斯卡离开,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限薪令已进入第四年,球员的薪资也已回归到限薪令规定的合理区间。
在K1联赛中,蔚山HD俱乐部以高薪资总额稳居榜首,而勉强保级的全北现代则紧随其后,成为联赛中仅有的两支球员薪资总额达到人民币1亿元的俱乐部。FC首尔、大邱、仁川联和济州联等队伍则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相反,水原FC、江原FC和大田FC等俱乐部的球员薪资总额相对较少,大约在4000万人民币左右,与蔚山和全北这样的顶级俱乐部相比,薪资总额差距并不算大,仅约为2.5倍。
而在日本J1联赛中,神户胜利船的球员薪资总额位居首位。尽管去年9月退役了超级外援伊涅斯塔,但该队的其余球员薪资总额仍然高达7800万人民币。紧随其后的是浦和红钻、大阪钢巴等队伍。即使排名亚冠精英联赛第一的横滨水手和第四的川崎前锋,其球员薪资总额也并不算高。J1联赛中薪资总额最少的东京绿茵和鸟栖砂岩等队伍,与最高的神户胜利船、浦和红钻等队伍之间的差距也并不悬殊,大约在3倍左右。
而在中超联赛中,上赛季除了上海海港拥有奥斯卡这样的高薪外援外,其他俱乐部的外援工资总额基本都在1000万欧元内,折合人民币约7500万。本土球员的薪资总额上限也是7500万人民币,整个联赛的薪资投入合计不超过1.5亿人民币。这一数字相较于此前金元时代的赛季薪资投入已经大幅下降。事实上,大多数中超俱乐部的球员薪资总额远低于这个上限。中超俱乐部的薪资投入已经完全进入理性轨道,与日韩联赛相比已经基本相当。
在外援年薪方面,K1联赛中FC首尔的英格兰中场林加德年薪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大邱FC的巴西中场塞西尼亚以及仁川联的黑山前锋穆戈萨。K1联赛中年薪超过100万欧元的外援仅这三位。而在J1联赛中,尽管伊涅斯塔已经离开,但名古屋鲸鱼的丹麦中锋永克成为最高薪外援。其他如横滨水手的巴西前锋洛佩斯、川崎前锋的法国前锋戈米斯等人的年薪也都在百万元欧元以上,但总计只有7位外援达到此水平。
相较之下,中超在奥斯卡离开后,所有外援的年薪都控制在300万欧元以下。其中较高的克雷桑为200万欧元,泽卡和古斯塔沃分别为150万和120万欧元。除了几个豪门俱乐部的个别主力外援外,其他大部分外援的年薪都在百万元欧元以下。这一调整使得中超在外援年薪投入方面已经彻底回归理性,与日韩联赛相差无几。
在日韩联赛的本土球员年薪方面,与顶薪外援相差无几。在K1联赛中,去年获得MVP的门将赵贤祐成为最高薪本土球员。紧随其后的是蔚山HD的后卫金英权、全北现代的后卫金珍洙以及中场球员等,他们的年薪均超过了中超本土球员的上限税前500万人民币。而在J1联赛中,神户胜利船的三位大将大迫勇也、武藤嘉纪和酒井高德在上赛季的年薪榜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以税前1亿日元为分水岭的话,J1联赛中有33名球员年薪超过这个数字,其中本土球员占比达到三分之一。这表明J1联赛的本土球员年薪普遍较高,这与俱乐部的高营收密不可分。
在中超上赛季中,虽然本土球员年薪上限是税前500万人民币,但除了少数主力国脚外,大部分联赛中的主力球员的薪资已经回落到百万人民币区间。经过四年的限薪令和市场调节,无论是外援还是本土球员的年薪投入,中超都已经与日韩联赛趋于同步。只有当投资回归理性时,中超联赛才能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