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和灰熊在常规赛的激烈交锋:一场关键的西部对决

  • 发布于:2024-12-21 17:00:00
  • 来源:24直播网

一场关键的西部对决

雷霆队和灰熊队在常规赛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这场比赛是西部季后赛争夺战的关键一战。两支球队都渴望取得胜利,以提升自己在季后赛中的排名。以下是这场精彩比赛的详细报道:

雷霆队主场迎战灰熊队

这场比赛在雷霆队的主场切萨皮克能源球馆举行。雷霆队本赛季表现出色,战绩位居西部前列。他们希望主场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战胜强大的灰熊队。

灰熊队势头强劲

灰熊队本赛季势头强劲,他们在西部排名靠前。他们以其坚固的防守和团队篮球而闻名。他们决心客场击败雷霆队,继续争夺西部冠军。

第一节比拼激烈

比赛的第一节打得非常激烈。两支球队都打出了高水平的篮球,比分交替领先。雷霆队的沙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和灰熊队的贾·莫兰特分别带领各自球队取得了一些关键的进球。第一节以 30-28,雷霆队略微领先结束。

雷霆队在第二。

结语

雷霆队和灰熊队的这场比赛是一场令人激动的西部对决。两支球队都展现出了高水平的篮球技艺和对胜利的渴望。最终,雷霆队以110-108取胜,赢得了这场关键比赛。这场胜利将对两支球队的季后赛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nba的历史

NBA(全称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是美国第一大职业篮球赛事,代表了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平,其中产生了迈克尔·乔丹、魔术师约翰逊、科比·布莱恩特、姚明、勒布朗·詹姆斯等世界巨星。 该协会一共拥有30支球队,分属两个联盟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而每个联盟各由三个赛区组成,每个赛区有五支球队。 30支球队当中有29支位于美国本土,另外一支来自加拿大的多伦多。 目录中文全称现任总裁介绍现有球队发展历史比赛规则全明星赛选秀自由球员历届冠亚军球员绰号历史之最球队名来历季后赛历届总冠军MVP美篮协与中国相关游戏贴吧相册 中文全称现任总裁介绍 现有球队发展历史比赛规则全明星赛选秀自由球员历届冠亚军球员绰号历史之最球队名来历季后赛历届总冠军MVP美篮协与中国相关游戏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中文全称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美国男篮职业联赛、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直译为美国全国篮球联盟,或美国篮球大联盟。 编辑本段现任总裁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 )犹太裔美国人,1984年起担任美国国家篮球协会总裁,在此之前是大卫·斯特恩一名律师。 斯特恩于1963年毕业于罗格斯大学历史系,1966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 之后他曾担任罗格斯大学校监董事会成员,现任NBA总裁。 编辑本段介绍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在1891年用2只破筐和一个破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这才有了今天的NBA。 NBA成立于1946年6月6日。 成立时叫BAA,即全美篮球协会,是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闲置而共同发起成立的。 现有球队东部联盟 大西洋赛区 :纽约尼克斯队、新泽西篮网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多伦多猛龙队、费城76人队 中部赛区 :底特律活塞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克里夫兰骑士队、密尔沃基雄鹿队、芝加哥公牛队 东南部赛区 :迈阿密热火队、奥兰多魔术队、华盛顿奇才队、亚特兰大老鹰队、夏洛特山猫队 西部联盟 西北赛区 :明尼苏达森林狼队、丹佛掘金队、犹他爵士队、波特兰开拓者队、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 太平洋赛区: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洛杉矶湖人队、菲尼克斯太阳队、金州勇士队、洛杉矶快船队 西南部赛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休斯敦火箭队、达拉斯小牛队、孟菲斯灰熊队、新奥尔良黄蜂队发展历史☆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成立,但由于当时篮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 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美国篮球协会(英文简称BAA)”,BAA成立时共11支球队。 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政支援,这样才能使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 合同制是指一名选手只能与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并设立选手储备制,以防球员突然离队时受到损失。 11月1日,BAA的比赛正式开始。 对阵双方是多伦多爱斯基摩人队和纽约尼克斯队,比分是66 :68,尼克斯获胜。 ☆1947年,费城勇士队在队中头号球星,也是联盟中首位得分王乔·福尔克斯(场均23.2分)的率领下,以4 :1战胜芝加哥牡鹿队,成为第一支总冠军。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NBA”。 NBA拥有17支球队,分成三个赛区比赛,来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依靠身高2.09米的美国第一中锋乔治·迈肯的帮助获得NBA第一个赛季的冠军。 ☆1950年11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和韦恩堡活塞队的比赛中,创下了NBA历史最低比分,19 :18。 NBA巨星迈克尔·乔丹☆1951年3月2日,凯尔特人队总裁布朗免费提供波士顿花园体育馆,举办了首届全明星赛。 最终比分为111 :94,东部明星队获胜。 ☆1952年,首次设立最佳优秀奖,首位获奖球员为韦恩堡活塞队唐·梅尼克。 ☆从1954,NBA开始实行24秒制。 在战胜国民队后湖人队成为第一支三连冠的球队。 当时NBA只有纽约尼克斯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费城勇士队、韦恩堡活塞队、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罗彻斯特皇家队、锡拉丘兹国民队、三城黑鹰8支球队。 ☆1961年,芝加哥包装工队加入。 ☆1966年,凯尔特人完成了绝无仅有的八连冠。 芝加哥公牛队加入NBA,成为第10支球队。 ☆1967年,一个新的篮球组织ABA(美国篮球协会)宣告成立,乔治·迈肯任第一位主席。 圣迭戈火箭队(休斯顿火箭队)和西雅图超音速队加入,球队总数上升至12支。 ☆1968年,密尔沃基雄鹿队和菲尼克斯太阳队加入。 ☆1970年,新加入的3支球队分别是,克里夫兰骑士队、波特兰开拓者队、布法罗勇敢者队NBA联盟正式分为东西二区。 ☆197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700万美元买下NBA比赛3年播映权,从而使NBA比赛首次走上电视,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实况转播的条件,所以只能播放录像。 ☆1974年,新奥尔良爵士队(犹他爵士队)加入。 球队总数达到18支。 ☆1976年,但由于经营不善,ABA被美国NBA吞并,原ABA球队丹佛掘金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纽约网队和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并入NBA。 球队增加到22支。 从此,NBA形成对美国篮球业的垄断。 ☆1979年,NBA开始实行3分远投制。 为避免各队的实力悬殊,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选拨制度”,将当年毕业的大学生选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乐部按当年联赛的最后排名以及最后的抽签依次挑选, 排名靠后者先选,每轮各队只能选择一名,这样就保证了实力最弱的球队能得到水平最高的新秀。 为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制。 如果说“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两大基石,那“新秀选拨制”和“薪金限额制”则确保了NBA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众多的美国球迷吸引到篮球场。 NBA联赛还实行转会制度,NBA球员转会不得买卖,只能以人换人。 从赛季开始到第16个星期四晚9时止,球队可自由交换球员。 此后一直到常规赛季结束,各队人员 全部“冻结”。 NBA转会是连人带合同一起交换。 ☆1980年,达拉斯小牛队加入NBA。 ☆1984年,乔丹、巴克利等84年钻石一代进入联盟。 ☆1988年,夏洛特黄蜂队和迈阿密热火队加入NBA。 ☆1989年,奥兰多魔术队和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加入NBA。 ☆1995年,两支加拿大球队加入NBA,多伦多猛龙队和温哥华灰熊队,使NBA的球队达到29支。 ☆1996年,艾弗森、科比、纳什等统治联盟近15年之久的白金一代进入联盟。 ☆2002年,姚明进军NBA,成为了史上第一个中国籍的状元。 迈阿密热火三巨头☆2003年,詹姆斯、安东尼、韦德、波什等03黄金一代进入联盟。 ☆2004年,夏洛特山猫队加入,球队达到30支。 ☆2008年,西雅图超音速队更名为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 ☆2008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通过交易得到雷-阿伦和加内特,从全联盟最差升到全联盟最佳,并夺得冠军骄人战绩 ☆2010年夏季,詹姆斯、波什加盟迈阿密热火队,与韦德一起组成超豪华三巨头,此举将会对未来几年NBA的格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编辑本段比赛规则NBA是美国职业篮球队的联盟,由它制定的NBA规则必然与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制定的FIBA规则不尽相同。 (一)比赛规则 1.球场规格( Official NBA Court Diagram) NBA的球场尺寸是长94英尺(28.65米),宽50英尺(15.24米)。 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线宽为2英寸(5.08厘米)。 球场两端标有长方形的罚球区,长19英尺(5.79米)NBA裁判,宽16英尺(4.88米)。 球场两端标有3分投篮线,划法是:从底线引出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线(14英尺),各距边线3英尺(0.91米),与以球篮中心点为圆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为半径的圆弧相交。 WNBA的圆弧半径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圆圈的半径是6英尺(1.83米)。 中圈内圆圈的半径是2英尺(0.61米),一条中线横贯其中。 另有4条垂直于边线宽2英寸(5.08厘米)的标志线,各距底线28英尺(8.53米)向场内延伸3英尺(0.91米)。 (位置区和中立区域以及一些短标志线略。 ) 2.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 加时赛为5分钟。 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 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 在第4节和加时赛之间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 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3.球队 比赛时,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不得少于5名。 如果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而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该队员应留在场上,并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罚该队一次技术犯规。 所有后来发生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照此处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一名队员受伤必须离场或被驱逐,他应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 每一次需要替换受伤或被驱逐的队员时,均应照此倒转的顺序处理。 任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4.比赛开始 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 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第四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获得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5.死球、活球、压力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球成死球:争球;球停留在球篮上或卡在篮圈与篮板之间; 任一节时间终了;技术犯规的罚球; 侵人犯规(拳击犯规、非赛犯规); 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 场上违例(带球走,篮下3秒,罚球15秒,发球5秒,投篮24秒,防守3秒等); 打架犯规; 疏漏的鸣哨; 投篮或罚球成功后; 在队员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况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员抛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下列情况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球离开掷界外球队员的手时;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时。 6.替换 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他和被替换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置身于记录台前的替换区内。 如不向记录员报告,则罚款25美元。 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时就鸣哨宣告替换(投篮成功后除外),替补队员需经裁判员招手才能进入比赛。 替换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的时间为30秒钟。 在多次罚球的第一次罚球后,不论罚中与否,允许替补队员进入比赛。 替补队员不得替换罚球人员或跳球队员,除非受伤队员要求替换,这时应由对方教练员在罚(跳)球一方的球队席上挑选替补队员。 受伤队员不能再上场比赛。 替补队员一旦进入比赛就得留在场上,直到下一个死球时才允许替换。 如果是以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造成队员受伤,而且不能执行罚球,他的教练员可指定该队任一合格的队员来执行罚球。 受伤队员也可再上场比赛。 7.暂停 (1)20秒暂停 每队每半时有权请求一次20秒暂停。 每场比赛(包括加时赛)共可请求两次20秒暂停。 队员请求2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 队员要喊出:“20秒暂停”。 在20秒暂停期间,球队只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请求暂停的队替换一名队员,对方队也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在半时(包括加时赛)中请求第二次20秒暂停,应予允许,但要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如果20秒结束时比赛不能继续进行,也应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2)常规暂停(100秒) 每队有权请求7次要登记的常规暂停。 限定每队在第四节中不得超过4次暂停;在第四节的最后两分钟内不得超过3次暂停。 在加时赛内,允许每队3次暂停。 队员请求10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 队员要喊出:“暂停”。 每节比赛必须有两次暂停。 如果每节比赛剩下6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主队名下。 在每节比赛剩下2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该节先前没有登记的队的名下。 允许有追加的暂停,但要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主教练员可以在比赛中止时,请求20秒或100秒暂停。 8.24秒钟规则 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 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 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自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内球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 (二)违例及其罚则 1.3秒违例 某队控制球,该队队员不得在罚球区停留超过3秒钟。 某队在前场控制球,开始计算3秒钟。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2.肘的摆动 不允许队员过分地或有力地摆动肘部(无接触)。 当一名防守队员在附近,并且进攻队员持有球,此即为违例。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靠近违例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 3.非法协助得分 队员不得使用篮圈或篮板来吊起、支撑或提高自己,以有助于投篮得分。 队员不得协助同伴在投篮时增加高度。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4.孤立 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圈顶延伸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5.界外的进攻掩护 进攻队员不得为了建立掩护而离开前场端线处的地面区域。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6.粘性物质 队员不得使用粘性物质或任何类似的物质。 (三)犯规及其罚则 1.技术犯规 对场上或球队席上的球队成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或违例的处罚,是技术犯规。 在球成活球前,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接触,也可判为技术犯规。 (1)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 对任何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最多可判罚两次技术犯规。 任何违犯者只要有一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就可被驱逐;有两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必须被驱逐。 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如:与裁判员讲话无礼貌;以身体接触裁判员;对宣判公开表示不满;使用亵读的言语;未经裁判员允许教练员进入场地;故意伸肘或试图动手脚但未包含接触。 (2)打架犯规 比赛中或死球期间,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打架,要登记技术犯规,不判给罚球,参加打架的人员应立即被驱逐。 另根据情况判打架人员不超过美元的罚款和停赛。 NBA比赛中,对犯规的判罚是较为严厉的。 如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情况即可被驱逐:接触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规;以不必要的或过分的接触造成的恶意犯规。 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行为则必须被驱逐:拳击犯规;打架犯规;接触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规;试图挥拳虽无接触;不是比赛的延续动作而是故意地进入看台。 为了惩罚和制止犯规,NBA规则中还列有罚款的规定,如:裁判员认为队员是故意地吊在球篮上,应判一次技术犯规和罚款10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是侵人犯规。 队员不准拉、推、撞对方队员;也不准靠伸展臂、腿、膝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碍对方队员行进。 违反规定,将判为侵人犯规并按相关的罚则处理。 (1)双方犯规 双方犯规是指两名非同队的队员大约同时互相发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的情况。 罚则: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 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进攻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进攻犯规。 进攻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肘部犯规、拳击犯规,也不是恶意犯规,应按如下罚则处理:不判给进攻队得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不登记该队全队犯规(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并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除外)。 (四)常规赛排名规则 规则一:胜差指该球队与所在分部领先者之间净胜场次之差除以2。 规则二:东西部两个分联盟的各前八名进入季后赛。 同一分联盟的三个分区第一名和一个成绩最好的分区第二名按战绩决定本分部前四名,剩下的四支球队按各自战绩排定名次。 规则三:在季后赛中决定两队之间主场优势的依据为双方的常规赛胜率高低,而不是排名。 规则四:当两队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 1、相互之间战绩好的居前; 2、在赛区中的胜率高的居前(只在两队同属一赛区时适用); 3、对阵同分联盟(东、西部联盟)对手胜率高的居前; 4、与同分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时胜率高的居前; 5、与另一个分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的胜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规则五:当三队以上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 1、该三队(或以上)所有相互交锋总战绩好的居前; 2、对阵同分联盟(东、西部联盟)对手胜率高的居前; 3、在赛区中的胜率高的居前(各队同属一赛区时适用); 4、与所在联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队交手的胜率高的居前; 5、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五)规则变化过程 1946-47赛季:将原来延用的大学规则中的联防被废除(1947年1月11日)。 1950-51赛季:增加了篮板球的统计。 1951-52赛季:将三秒区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 1953-54赛季:为了防止故意犯规对比赛的影响,规定了每名球员每节只能有两次犯规,三次将被罚出场。 (现已废除) 1954-55赛季:引入24秒规则;全队每节累计五次犯规,对方罚球。 1964-65赛季:将三秒区由12英尺扩大为16英尺。 1973-74赛季:增加了抢断和盖帽的统计。 1974-75赛季:球员在场上有不道德的行为被判技术犯规出场,需交纳50-100美元的罚款;在延长期比赛立刻要结束时请求暂停将不会被同意。 1975-76赛季:在一般犯规之后,将被罚掷边线球。 1976-77赛季:在防守中使用过大的肘部动作被判犯规;如果防守球员将球打出界外,进攻球员在罚球线两端的边线发球;比赛中5秒之内不发球(原来为10秒),对方罚球一次。 1977-78赛季:如果教练在比赛开始后对规则提出疑义,可以派助理教练与官员进行交涉(以前只能在比赛开始前进行交涉);在得分时如果把篮球弄坏,而官员们又认为你是故意的,那就是犯规。 在所有犯规后,进攻时间都将拨回24秒;如果球从篮框下入篮,将被判为犯规;如果场上有人进行打斗,不在场上的球员离开长椅,进入场内将被罚款100至150美元;在场前热身期间,如果球员悬挂在篮框上,将被罚款25美元。 1978-79赛季:裁判人数从两人增加到三人;球在飞行中从场外拔回场内现在是被允许的,而以前则被取消控球权;第一次技术犯规,全体被警告,第二次技术犯规,全队将会被记两次犯规;在半场结束后,球员和教练要马上回到休息室,而以前的规则是比赛结束后,球员和教练要马上回到休息室;规则允许防守球员用手去干扰他所防守的球员,但不能阻止他的前进。 1979-80赛季:底线的三分线由22英尺扩到23英尺。 裁判人数从三人减少到两人。 如果进攻方试图在10秒内通过自己的半场同时对方球员把破坏出界,进行方在中线掷边线球,之前所用的时间不从24秒中扣除。 1980-81赛季:每半场各队必须叫一回20秒的短暂停,全场必须叫两回短暂停,加时赛同样;在暂停到时后,哨声和篮板上红灯会同时亮起;不允许在场上的球员在头,脸,鼻子,耳朵和手臂上佩戴饰物;球员也佩戴的保护脸,眼睛和鼻子的保护物必须与脸形一致,且不能有突出的尖锐物;球员在场上不能使用增加自己身体优势的器具;进攻方被判技术犯规,进攻时间不会被拨回24秒,以前的规定就进攻或防守方被判技术犯规,时间被拨回24秒;被口头警告后,时间被拨回24秒;关于罚球的附加规定:球没破到篮筐前,球员不得去拦截球。 1981-82赛季:换人时球员上场必须在记分员台前等待裁判示意进场;当全队犯规数满后,回线也被视为犯规,对方罚球两次。 1982-83赛季:球出界后,球队不能指派某位球员去掷界外球。 1983-84赛季:在罚球时不能做假动作。 进攻队员球出手的同时防守队员犯规,如果球进了,则进球有效并追加罚球。 1984-85赛季:在5分钟加时赛中每支球队可叫暂停数从两次增加到三次,这个数目不会受以前比赛暂停情况的影响。 如果在进攻方的前场对进攻队员犯规,且该进攻队员有明显的切入篮下并得分的机会,则防守方应该被判罚两次罚球,在第二次罚球后,由罚球方发边线球.如果在半场和全场比赛结束时,教练或球员没有直接回到休息室而在场内滞留,被罚款金额由100美元增至500美元如果替补球员在有球员之间的打斗发生时离开他球队的长椅,被罚款金额由150美元增至500美元。 1988-89赛季:执法裁判由两名增至三名。 恶意犯规将被判罚两罚一掷,即被侵犯者在两次罚球后还拥有球权.如果以下条件至少有一条成立,则犯规者可以被驱逐出场且自动被罚款250美元:犯规动作对人不对球;依据裁判的尺度,犯规动作将导致伤害。 1993季后赛:任何在比赛中有争斗挥拳动作的球员现在将被立即罚出赛场,并停赛至少一场及处以适当数量的罚款;任何球员,如果在比赛中挥拳击打到其他球员,将被立即罚出赛场,停赛一至五场,并处以适当数量的罚款。 球队也会被处以与其球员被罚总金额相等的罚款。 在争斗中任何离开替补席的球员被罚金额将从5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球队将会为每一个这样离开替补席的球员被罚5000美元。 1993-94赛季:如果一个球员在一个赛季恶意犯规超过五次,则从其第六次恶意犯规开始,对其每一次恶意犯规追加处以停赛一场的处罚。 1994-95赛季:将三分线到篮圈的距离统一为22英尺。 任何球员在进攻方投三分球时犯规,都将被判三次罚球。 任何在争斗中离开替补席的球员将被自动停赛至少一场,罚款金额上限增加到美元,在该球员被停赛的场次,将不被付与该场比赛的工资。 一场比赛恶意犯规两次将被罚出场在底线到罚球线之间的区域,防守方只能曲臂防守,而不能伸手推挡进攻方每次技术犯规将被罚款500美元。 在以前,第一次技术犯规将被罚100美元,第二次是150美元。 如果防守球员抓拉在快攻中拥有明显得分机会的球员,将会被判两次罚球,以前这一条例只对拥有篮下进攻机会的球员生效。 第二次及随后的当球不在场内所叫的暂停时间减为45秒。 1996-97赛季:如果球队已经没有暂停机会而继续叫暂停,将被判技术犯规和失去控球权。 1997-98赛季: 三分线恢复到23英尺9英寸在角部区域仍为22英尺 当进攻球员面对篮筐时,防守球员不允许用他的前臂去阻挡其进攻。 如果球员双脚都在空中,而他身体已在底线或边线以外,则该球员没有叫暂停的权利。 以篮筐为圆心,4英尺为半径的半圆区域之内,进攻球员撞击已确定防守位置的辅助防守球员将不被判进攻撞人犯规。 这一区域过去是一个2x6英尺的矩形。

www.NBA.com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 NBA LOGO译为:全美职业篮球联赛总裁: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现有球队:东部联盟大西洋赛区 :纽约尼克斯队、新泽西网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多伦多猛龙队、费城76人队中部赛区 :底特律活塞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克里夫兰骑士队、密尔沃基雄鹿队、芝加哥公牛队 东南部赛区 :迈阿密热火队、奥兰多魔术队、华盛顿奇才队、亚特兰大老鹰队、夏洛特山猫队西部联盟西北赛区 :明尼苏达森林狼队、丹佛掘金队、犹他爵士队、波特兰开拓者队、俄克拉荷马州雷霆队太平洋赛区: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洛杉矶湖人队、菲尼克斯太阳队、金州勇士队、洛杉矶快船队西南部赛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休斯顿火箭队、达拉斯小牛队、孟菲斯灰熊队、新奥尔良黄蜂队 1891年,美国人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在1891年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这才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NBA。 NBA成立于1946年6月6日。 成立时叫BAA,即全美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闲置而共同发起成立的。 [编辑本段]【NBA历史】☆1896年,美国第一个篮球组织“全国篮球联盟(简称NBL)”成立,但当时篮球规则还不完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 经过几个赛季后,该组织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国波士顿花园老板沃尔特·阿·布朗发起成立了“美国篮球协会(英文简称BAA)”,BAA成立时共11支球队。 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政支援,这样才能使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 合同制是指一名选手只能与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并设立选手储备制,以防球员突然离队时受到损失。 11月1日,BAA的比赛正式开始。 对阵双方是多伦多爱斯基摩人队和纽约尼克斯队,比分是66 :68,尼克斯获胜。 ☆1947年,费城勇士队在队中头号球星,也是联盟中首位得分王乔·福尔克斯(场均23.2分)的率领下,以4 :1战胜芝加哥牡鹿队,成为第一支总冠军。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全国篮球协会(简称NBA)”。 NBA拥有17支球队,分成三个赛区比赛,来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国第一中锋乔治·迈肯的帮助获得NBA第一个赛季的冠军。 ☆1950年,11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和韦恩堡活塞队的比赛中,创下了NBA最低比分,19 :18。 ☆1951年,3月2日,凯尔特人队总裁布朗免费提供波士顿花园体育馆,举办了首届全明星赛。 最终比分为111 :94,东部明星队获胜。 ☆1952年,首次设立最佳优秀奖,第一位获奖球员为韦恩堡活塞队唐·梅尼克。 ☆从1954,NBA开始实行24秒制。 在战胜国民队后湖人队成为地一支三连冠的球队。 当时NBA只有纽约尼克斯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费城勇士队(金州勇士队)、韦恩堡活塞队(底特律活塞队)、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洛杉矶湖人队)、罗彻斯特皇家队(萨克拉门托国王队)、锡拉丘兹国民队(费城76人队)、三城黑鹰(亚特兰大老鹰队)8支球队。 ☆1961年,芝加哥包装工队(华盛顿奇才队)加入☆1966年,凯尔特人完成了绝无仅有的八连冠。 芝加哥公牛队加入NBA,成为第10支球队。 ☆1967年,一个新的篮球组织ABA(美国篮球协会)宣告成立,乔治·迈肯任第一位主席。 圣迭戈火箭队(休斯顿火箭队)和西雅图超音速队(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加入,球队总数上升至12支。 ☆1968年,密尔沃基雄鹿队和菲尼克斯太阳队加入。 ☆1970年,新加入的3支球队分别是,克里夫兰骑士队、波特兰开拓者队、布法罗勇敢者队(洛杉矶快船队)NBA联盟正式分为东西二区。 ☆197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700万美元买下NBA比赛3年播映权,从而使NBA比赛首次走上电视,但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实况转播的条件,所以只能播放录像。 ☆1974年,新奥尔良爵士队(犹他爵士队)加入。 球队总数达到18支。 ☆1976年,但由于经营不善,ABA被美国NBA吞并,原ABA球队丹佛掘金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纽约网队(新泽西篮网)和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并入NBA。 球队增加到22支。 从此,NBA形成对美国篮球业的垄断。 ☆1979年起,NBA开始实行3分远投制。 为避免各队的实力悬殊,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选拨制度”,将当年毕业的大学生选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乐部按当年联赛的最后排名以及最后的抽签依次挑选, 排名靠后者先选,每轮各队只能选择一名,这样就保证了实力最弱的球队能得到水平最高的新秀。 为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制。 如果说“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两大基石,那“新秀选拨制”和“薪金限额制”则确保了NBA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比赛的不可预测性将众多的美国球迷吸引到篮球场。 NBA联赛还实行转会制度,NBA球员转会不得买卖,只能以人换人。 从赛季开始到第16个星期四晚9时止,球队可自由交换球员。 此后一直到常规赛季结束,各队人员 全部“冻结”。 NBA转会是连人带合同一起交换。 ☆1980年,达拉斯小牛队加入NBA。 ☆1988年,夏洛特黄蜂队(新奥尔良黄蜂队)和迈阿密热火队加入NBA。 ☆1989年,奥兰多魔术队和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加入NBA。 ☆1995年,两支加拿大球队加入NBA,多伦多猛龙队和温哥华灰熊队(孟菲斯灰熊队),使NBA的球队达到29支。 ☆2004年,夏洛特山猫队加入,球队达到30只。 ☆2006年,美国国际集团、Google、甲骨文、雅虎、澳洲电信、英国壳牌石油、飞利浦、花旗银行等成为NBA一级赞助商。 2008年,西雅图超音速队更名为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 [编辑本段]【比赛规则】NBA是美国职业篮球队的联盟,由它制定的NBA规则必然与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制定的FIBA规则[1]不尽相同。 (一)比赛规则1.球场规格 NBA的球场尺寸是长94英尺(28.65米),宽50英尺(15.24米)。 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线宽为2英寸(5.08厘米)。 球场两端标有长方形的罚球区,长19英尺(5.79米),宽16英尺(4.88米)。 球场两端标有3分投篮线,划法是:从底线引出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线,各距边线3英尺(0.91米),与以球篮中心点为圆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为半径的圆弧相交。 WNBA的圆弧半径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圆圈的半径是6英尺(1.83米)。 中圈内圆圈的半径是2英尺(0.61米),一条中线横贯其中。 另有4条垂直于边线宽2英寸(5.08厘米)的标志线,各距底线28英尺(8.53米)向场内延伸3英尺(0.91米)。 (位置区和中立区域以及一些短标志线略。 ) 2.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 加时赛为5分钟。 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 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 在第4节和加时赛之间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 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3.球队 比赛时,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不得少于5名。 如果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而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该队员应留在场上,并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罚该队一次技术犯规。 所有后来发生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照此处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一名队员受伤必须离场或被驱逐,他应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 每一次需要替换受伤或被驱逐的队员时,均应照此倒转的顺序处理。 任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4.比赛开始 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 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第四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获得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5.死球、活球、压力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球成死球:争球;球停留在球篮上或卡在篮圈与篮板之间; 任一节时间终了;技术犯规的罚球; 侵人犯规(拳击犯规、非赛犯规); 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 场上违例(带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规; 疏漏的鸣哨; 投篮或罚球成功后; 在队员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况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员抛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下列情况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球离开掷界外球队员的手时;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时。 6.替换 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他和被替换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置身于记录台前的替换区内。 如不向记录员报告,则罚款25美元。 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时就鸣哨宣告替换(投篮成功后除外),替补队员需经裁判员招手才能进入比赛。 替换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的时间为30秒钟。 在多次罚球的第一次罚球后,不论罚中与否,允许替补队员进入比赛。 替补队员不得替换罚球人员或跳球队员,除非受伤队员要求替换,这时应由对方教练员在罚(跳)球一方的球队席上挑选替补队员。 受伤队员不能再上场比赛。 替补队员一旦进入比赛就得留在场上,直到下一个死球时才允许替换。 如果是以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造成队员受伤,而且不能执行罚球,他的教练员可指定该队任一合格的队员来执行罚球。 受伤队员也可再上场比赛。 7.暂停 (l)20秒暂停 每队每半时有权请求一次20秒暂停。 每场比赛(包括加时赛)共可请求两次20秒暂停。 队员请求2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 队员要喊出:“20秒暂停”。 在20秒暂停期间,球队只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请求暂停的队替换一名队员,对方队也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在半时(包括加时赛)中请求第二次20秒暂停,应予允许,但要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如果20秒结束时比赛不能继续进行,也应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2)常规暂停(100秒) 每队有权请求7次要登记的常规暂停。 限定每队在第四节中不得超过4次暂停;在第四节的最后两分钟内不得超过3次暂停。 在加时赛内,允许每队3次暂停。 队员请求10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 队员要喊出:“暂停”。 每节比赛必须有两次暂停。 如果每节比赛剩下6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主队名下。 在每节比赛剩下2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该节先前没有登记的队的名下。 允许有追加的暂停,但要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主教练员可以在比赛中止时,请求20秒或100秒暂停。 8.24秒钟规则 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 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 完成投篮的条件是:(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自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内球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 (二)违例及其罚则1.3秒钟规则 某队控制球,该队队员不得在罚球区停留超过3秒钟。 某队在前场控制球,开始计算3秒钟。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2.肘的摆动 不允许队员过分地或有力地摆动肘部(无接触)。 当一名防守队员在附近,并且进攻队员持有球,此即为违例。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靠近违例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 3.非法协助得分 队员不得使用篮圈或篮板来吊起、支撑或提高自己,以有助于投篮得分。 队员不得协助同伴在投篮时增加高度。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4.孤立 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圈顶延伸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5.界外的进攻掩护 进攻队员不得为了建立掩护而离开前场端线处的地面区域。 罚则:失去控球权。 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6.粘性物质 队员不得使用粘性物质或任何类似的物质。 罚则:第一次违例,罚款25美元。 再发生违例罚款加倍。 (三)犯规及其罚则1.技术犯规 对场上或球队席上的球队成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或违例的处罚,是技术犯规。 在球成活球前,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接触,也可判为技术犯规。 (1)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 对任何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最多可判罚两次技术犯规。 任何违犯者只要有一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就可被驱逐;有两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必须被驱逐。 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如:与裁判员讲话无礼貌;以身体接触裁判员;对宣判公开表示不满;使用亵读的言语;未经裁判员允许教练员进入场地;故意伸肘或试图动手脚但未包含接触。 (2)打架犯规 比赛中或死球期间,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打架,要登记技术犯规,不判给罚球,参加打架的人员应立即被驱逐。 另根据情况判打架人员不超过美元的罚款和停赛。 NBA比赛中,对犯规的判罚是较为严厉的。 如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情况即可被驱逐:接触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规;以不必要的或过分的接触造成的恶意犯规。 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行为则必须被驱逐:拳击犯规;打架犯规;接触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规;试图挥拳虽无接触;不是比赛的延续动作而是故意地进入看台。 为了惩罚和制止犯规,NBA规则中还列有罚款的规定,如:裁判员认为队员是故意地吊在球篮上,应判一次技术犯规和罚款10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是侵人犯规。 队员不准拉、推、撞对方队员;也不准靠伸展臂、腿、膝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碍对方队员行进。 违反规定,将判为侵人犯规并按相关的罚则处理。 (1)双方犯规 双方犯规是指两名非同队的队员大约同时互相发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的情况。 罚则: 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 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进攻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进攻犯规。 进攻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肘部犯规、拳击犯规,也不是恶意犯规,应按如下罚则处理:不判给进攻队得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不登记该队全队犯规(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并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除外)。 (3)无球权犯规 在球成活力球后,在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时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无球犯规。 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拳击犯规、恶意犯规、也不是肘部犯规,而且发生犯规时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应按如下罚则处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登记犯规队一次全队犯规;如果全队犯规罚则未出现,判给对方队在靠近犯规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判给被侵犯的队员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判了防守队一次无球权犯规,接着投篮(罚球)成功,应判给被侵犯的队一次罚球。 (4)拳击犯规 队员用拳猛击对方,是拳击犯规。 因拳击宣判队员的非法的接触,是一次侵人犯规和一次全队犯规。 应判给两罚一掷机会。 任何队员挥拳猛击对方,无论是否击中,都是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立即被驱逐并至少停止一场比赛。 如果接连发生拳击犯规,这条规定的所有内容都将适用,并由最后被侵犯的队在中场掷界外球。 另外,根据情况判该队员不超过美元的罚款和停赛。 (5)非赛犯规 在第四节或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内,防守队对拥有球权的进攻队发生非法的接触,而这种接触发生在远离球附近的区域或界外球未离手时,为非赛犯规罚则: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一次全队犯规;判给一次罚球(肘部犯规或恶意犯规罚球两次),任一场上队员可执行此罚球;并由被侵犯的队在靠近比赛中断的地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6)全队犯规 每节比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4次,加时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3次,要判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每节前10分钟全队犯规未满4次,或加时赛前3分钟全队犯规未满3次,允许该队在最后两分钟内有一次全队犯规不用加罚。 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判给两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如投篮成功,判给一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 (四)NBA常规赛排名规则: 规则一:胜差指该球队与所在分部领先者之间净胜场次之差除以2。 规则二:东西部两个分联盟的各前八名进入季后赛。 同一分联盟的三个分区第一名和一个成绩最好的分区第二名按战绩决定本分部前四名,剩下的四支球队按各自战绩排定名次。 规则三:在季后赛中决定两队之间主场优势的依据为双方的常规赛胜率高低,而不是排名。 规则四:当两队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1、相互之间战绩好的居前;2、在赛区中的胜率高的居前(只在两队同属一赛区时适用);3、对阵同分联盟(东、西部联盟)对手胜率高的居前;4、与同分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时胜率高的居前;5、与另一个分联盟的前八名球队交手的胜率高的居前;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规则五:当三队以上胜场差相同时,依次按以下依据排出先后:1、该三队(或以上)所有相互交锋总战绩好的居前;2、对阵同分联盟(东、西部联盟)对手胜率高的居前;3、在赛区中的胜率高的居前(各队同属一赛区时适用);4、与所在联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队交手的胜率高的居前;5、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五)NBA规则变化过程1946-47赛季:将原来延用的大学规则中的联防被废除(1947年1月11日)。 1950-51赛季:增加了篮板球的统计。 1951-52赛季:为了削弱乔治·迈肯对篮下的统治,将三秒区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 1953-54赛季:为了防止故意犯规对比赛的影响,规定了每名球员每节只能有两次犯规,三次将被罚出场。 (这条规则现在已废除) 1954-55赛季:引入24秒规则;全队每节累计五次犯规,对方罚球。 1964-65赛季:为了削弱张伯伦对篮下的统治,将三秒区由12英尺扩大为16英尺。 1973-74赛季:增加了抢断和盖帽的统计。 1974-75赛季:球员在场上有不道德的行为被判技术犯规出场,需交纳50-100美元的罚款;在延长期比赛立刻要结束时请求暂停将不会被同意。 1975-76赛季:在一般犯规之后,将被罚掷边线球。 1976-77赛季:在防守中使用过大的肘部动作被判犯规;如果防守球员将球打出界外,进攻球员在罚球线两端的边线发球;比赛中5秒之内不发球(原来为10秒),对方罚球一次。 1977-78赛季:如果教练在比赛开始后对规则提出疑义,可以派助理教练与官员进行交涉(以前只能在比赛开始前进行交涉);在得分时如果把篮球弄坏,而官员们又认为你是故意的,那就是犯规。 在所有犯规后,进攻时间都将拨回24秒;如果球从篮框下入篮,将被判为犯规;如果场上有人进行打斗,不在场上的球员离开长椅,进入场内将被罚款100至150美元;在场前热身期间,如果球员悬挂在篮框上,将被罚款25美元。 1978-79赛季:裁判人数从两人增加到三人;球在飞行中从场外拔回场内现在是被允许的,而以前则被取消控球权;第一次技术犯规,全体被警告,第二次技术犯规,全队将会被记两次犯规;在半场结束后,球员和教练要马上回到休息室,而以前的规则是比赛结束后,球员和教练要马上回到休息室;规则允许防守球员用手去干扰他所防守的球员,但不能阻止他的前进。 1979-80赛季:底线的三分线由22英尺扩到23英尺。 裁判人数从三人减少到两人。 如果进攻方试图在10秒内通过自己的半场同时对方球员把破坏出界,进行方在中线掷边线球,之前所用的时间不从24秒中扣除。 1980-81赛季:每半场各队必须叫一回20秒的短暂停,全场必须叫两回短暂停,加时赛同样;在暂停到时后,哨声和篮板上红灯会同时亮起;不允许在场上的球员在头,脸,鼻子,耳朵和手臂上佩戴饰物;球员也佩戴的保护脸,眼睛和鼻子的保护物必须与脸形一致,且不能有突出的尖锐物;球员在场上不能使用增加自己身体优势的器具;进攻方被判技术犯规,进攻时间不会被拨回24秒,以前的规定就进攻或防守方被判技术犯规,时间被拨回24秒;被口头警告后,时间被拨回24秒;关于罚球的附加规定:球没破到篮筐前,球员不得去拦截球。 1981-82赛季:换人时球员上场必须在记分员台前等待裁判示意进场;当全队犯规数满后,回线也被视为犯规,对方罚球两次。 1982-83赛季:球出界后,球队不能指派某位球员去掷界外球。 1983-84赛季:在罚球时不能做假动作。 进攻队员球出手的同时防守队员犯规,如果球进了,则进球有效并追加罚球。 1984-85赛季:在5分钟加时赛中每支球队可叫暂停数从两次增加到三次,这个数目不会受以前比赛暂停情况的影响。 如果在进攻方的前场对进攻队员犯规,且该进攻队员有明显的切入篮下并得分的机会,则防守方应该被判罚两次罚球,在第二次罚球后,由罚球方发边线球.如果在半场和全场比赛结束时,教练或球员没有直接回到休息室而在场内滞留,被罚款金额由100美元增至500美元如果替补球员在有球员之间的打斗发生时离开他球队的长椅,被罚款金额由150美元增至500美元。 1988-89赛季:执法裁判由两名增至三名。 恶意犯规将被判罚两罚一掷,即被侵犯者在两次罚球后还拥有球权.如果以下条件至少有一条成立,则犯规者可以被驱逐出场且自动被罚款250美元:犯规动作对人不对球;依据裁判的尺度,犯规动作将导致伤害。 1993季后赛:任何在比赛中有争斗挥拳动作的球员现在将被立即罚出赛场,并停赛至少一场及处以适当数量的罚款;任何球员,如果在比赛中挥拳击打到其他球员,将被立即罚出赛场,停赛一至五场,并处以适当数量的罚款。 球队也会被处以与其球员被罚总金额相等的罚款。 在争斗中任何离开替补席的球员被罚金额将从5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球队将会为每一个这样离开替补席的球员被罚5000美元。 1993-94赛季:如果一个球员在一个赛季恶意犯规超过五次,则从其第六次恶意犯规开始,对其每一次恶意犯规追加处以停赛一场的处罚。 1994-95赛季:将三分线到篮圈的距离统一为22英尺。 任何球员在进攻方投三分球时犯规,都将被判三次罚球。 任何在争斗中离开替补席的球员将被自动停赛至少一场,罚款金额上限增加到美元,在该球员被停赛的场次,将不被付与该场比赛的工资。 一场比赛恶意犯规两次将被罚出场在底线到罚球线之间的区域,防守方只能曲臂防守,而不能伸手推挡进攻方每次技术犯规将被罚款500美元。 在以前,第一次技术犯规将被罚100美元,第二次是150美元。 如果防守球员抓拉在快攻中拥有明显得分机会的球员,将会被判两次罚球,以前这一条例只对拥有篮下进攻机会的球员生效。 第二次及随后的当球不在场内所叫的暂停时间减为45秒。 1996-97赛季:如果球队已经没有暂停机会而继续叫暂停,将被判技术犯规和失去控球权。 1997-98赛季: 三分线恢复到23英尺9英寸在角部区域仍为22英尺 当进攻球员面对篮筐时,防守球员不允许用他的前臂去阻挡其进攻。 如果球员双脚都在空中,而他身体已在底线或边线以外,则该球员没有叫暂停的权利。 以篮筐为圆心,4英尺为半径的半圆区域之内,进攻球员撞击已确定防守位置的辅助防守球员将不被判进攻撞人犯规。 这一区域过去是一个2x6英尺的矩形。

如果当年不分手,雷霆三少会是怎样的?

如果当年雷霆三少没有分开,现在应该也是总决赛的常客吧!

众所周知,NBA有几个比较强的梗!雷霆的管新秀,太阳的队医!火箭的弃将,马刺的助教

这里面雷霆是最可惜的,给大家看一下雷霆选到的新秀有多猛!2007年第1轮第2顺位选中杜兰特。 2008年第1轮第4顺位选中威斯布鲁克。 2008年第1轮第24顺位选中伊巴卡。 2009年第1轮第3顺位选中詹姆斯·哈登 。 2010年第1轮18顺位选中埃里克-布莱德索,后来在快船上场时间有限,迎来大爆发。 2011年第1轮第24顺位选中雷吉-杰克逊。 2012年第1轮第28顺位拿下小绿屋的佩里-琼斯。 2013年第1轮第12顺位拿下史蒂文-亚当斯,成为当年选秀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在新秀排行榜上排到第二位,让雷霆以后可以放心的让他取代帕金斯。

这里面威少,杜兰特,哈登以及亚当斯还有伊巴卡!这里面除了伊巴卡现在不行以外,威少场均三双MVP,杜兰特冠军在手!哈登带领火箭可以登顶西部第一,亚当斯联盟前场篮板王这样的阵容如果不是被交易,称霸联盟真的太容易!

说句实话,如果当时雷霆没有交易哈登说不定16年雷霆就夺冠了!库里也不会有现在的风采勇士也不会垄断西部好几年,但是没有交易也就没有现在的雷霆三少,球只有一个给谁呢!所以,有利有弊!我个人觉得没分手的话,王朝不一定,但是肯定可以夺冠!

直接看看现在三少的数据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大哥杜兰特:场均27.2分7.2篮板6.1助攻

二哥威少:场均24.8分8.9篮板8.6助攻

三弟哈登:场均27.8分5.3篮板7.3助攻

再看看过去9个赛季的得分王,除了12-13赛季的安东尼和15-16赛季的库里之外,其余七年都被哥三给垄断了!而且他们各自所在的球队都是西部的豪强!

所以西部乱不乱,三少说了算!

当然可能数据不能这么简单的想加,但是如果他们当年没有分开,没人会怀疑未来他们可以拿到总冠军!

11-12赛季,这仅仅是他们哥三在一起的第三个赛季,雷霆就打进了总决赛,如果不是哈登当年还是一个新兵蛋子,在总决赛发挥失常,热火不一定打得过他们几个!

不过哈登来到火箭之后,也成全了火箭和哈登吧!

后来哈登走后,杜兰特和威少两个人带队就一直处于联盟豪强之列,15-16赛季的西决更是曾经3-1领先勇士,不过后来由于杜兰特体力问题,再加上汤普森第六场太准了,雷霆遗憾被勇士翻盘!如果这个时候有哈登呢?结果应该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吧!

不过杜兰特出走之后的也成就了自己,连续两年拿到总冠军和总决赛MVP,今年他在向三连冠前进!

而留守的威少呢?迎来了乔治这个好帮手,自己也连续两年拿到赛季场均三双!

三少分开之后,也算是各取所需了吧!

文/小明运动汇,欢迎关注

首先介绍三少齐聚雷霆的背景。 2007年,雷霆以第二顺位摘得球队建队核心杜兰特,次年以第四顺位取得劲爆后卫维斯布鲁克,2009年以第三顺位取得最后一少——哈登。 2011-12赛季,在三少的带领下,雷霆成功闯入总决赛,但遇上当时更具统治力的热火,最终1-4铩羽而归。 这也是三少解体的导火索。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哈登因为薪金问题,2012年交易到休斯登火箭,2016年杜兰特加入更具夺冠实力的勇士队。

三少解体后,三人都成为各自球队的顶梁柱,最近两个赛季,威少和哈登取得各种爆炸性数据,杜兰特上个赛季夺得自己第一个冠军和第一个FMVP。 这不由让人幻想这三个人如果没有解体,雷霆的实力究竟有多恐怖。

但我们仔细想想,当时总决赛败走,真的只是年轻的原因吗?其实并不是。 看完那个系列赛,不难发现,整个系列赛我们看到的只是雷霆三少的单打,教练没有找到适合三少的体系。 如果当时的雷霆有像科尔这样的教练,雷霆还是能和热火抗衡一下的。

如果三少没有分开,哈登不会成长的这么快,威少也不可能如此的疯狂,说到底,当时的雷霆只是杜兰特的球队,威少和哈登更像是球队的配角。 或许分开才是最好的选择,祝福三少。

如果雷霆三少没有解体,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勇士王朝势必会被雷霆王朝所取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了之后此三人所获的的成就你也许就通透了:

首先是在红队名声大噪的哈登

那一年哈登在雷霆队一度是担任着球队最佳第六人的角色,也能带领着第二阵容有不俗的表现,所以雷霆也看中了哈登的能力,在10年夏天雷霆想要用4年5600万美元的白菜价签下哈登,但是获得自己的理想报价是6200万美元,最后仅仅是这600万美元错过了一位联盟顶级超巨。 之后哈登被交易至休斯敦,到了红队的他迅速成长为球队的当家球星,之后率领红队成为西部顶级强队一度和那时的王朝勇士分庭抗礼,在18年率领红队在常规赛打出骄人战绩排名全联盟第一,哈登也成功当选了那一年的NBA最有价值球员,这些年率领红队经常在西决中和勇士上演经典的"火勇大战",哈登恐怖的得分能力也让他迅速成长为联盟数一数二的超级巨星。

其次是大哥杜兰特

杜兰特凭借着其恐怖的得分能力早在14年就荣膺NBA得分王和常规赛MVP,在16年雷霆凭借杜少和威少的王炸组合成功率领球队杀入西决,在遇到了王朝勇士时毫不逊色一度大比分3比1领先,可是最后勇士凭借水花兄弟的无解表现逆转雷霆,而杜兰特也在当年选择离开雷霆转投勇士,这也成就了伟大的勇士王朝,有了杜兰特的加盟勇士更加的无敌,勇士连续连续三年年杀入总决赛,在17、18赛季连续横扫由勒布朗•詹姆斯带领的骑士队,而杜兰特也在总决赛期间以其恐怖的得分能力连续两年荣膺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可见杜兰特的恐怖之处。 自从杜兰特加盟勇士,勇士王朝步入了巅峰时期,三年三进总决赛两度拿下总冠军,杜兰特凭借着无解的单打能力也被人们称为"死神"。

最后是二哥威少

要说这三人中目前成就最少的可能是威少了,但是威少虽然没有能够带领雷霆队走得更远,威少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发挥也在17年成功摘下了当赛季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并且在那个赛季创造了赛季场均三双的伟大纪录,这一纪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为恐怖的是威少把这一项恐怖纪录保持了两个赛季,虽然威少的带队能力比起他的两位队友逊色不少,但是威少把个人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威少是NBA 历史 上最全面的控球后卫不足为奇。

现在在看此三人在如今所获得的成就你也许就可以看出当年雷霆三少的恐怖之处,如果把时间拨回到10年那个夏天,雷霆多付给了哈登那600万美元也许现在的结局就大相径庭了,可是世界上永远没有如果,在NBA这个世界里每一分一秒的竞争都相当激烈,我们只能为雷霆的管理层感到叹息,我也祝愿雷霆三少在未来再度聚首时,三少再度回想起那个夏天时能够一笑泯恩仇。

如果当年三少没有解体,那么雷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当时的王朝,和当时的热火三巨头分庭抗礼,而且当时的雷霆不仅仅是三少,还有伊巴卡,这个阵容和勇士的水花兄弟加上格林如何?

当时热火三巨头时代,第一年热火总决赛输给了小牛,而小牛就是踩着雷霆进入的西部总决赛,当年雷霆是淘汰了灰熊之后进入的西部决赛,当年的灰熊是什么水平?当年灰熊黑白双熊+康利,完成了对GDP马刺的黑八,雷霆在西部半决赛和灰熊大战了7场,才进入的西部决赛,而小牛当年西部半决赛4-0横扫了湖人,在西部决赛以逸待劳等待疲惫的年轻雷霆,在西部决赛4-1打败了雷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两支队伍体力充沛,我也认为当年的小牛会战胜雷霆,那个时候的诺维斯基的金鸡独立真的是无解,盯着你,拔起就投,就是进,根本防不住,不过这只是雷霆王朝刚起步,就算是勇士4年3冠的王朝之前也是蛰伏了两年,而且那两年勇士最远就只走到了西部半决赛。

再来看看第二年雷霆进入决赛,踩着的都是哪些球队,首轮横扫了卫冕冠军小牛队,算是报了上赛季的仇了,不过那个时候小牛实力已经远远不是夺冠时候的实力了。 次轮4-1战胜了科比的湖人,当时慈世平,加索尔,拜纳姆还在队伍之中。 在西部决赛中4-2战胜了马刺队,这个时候伦纳德还只是个新秀。 本来一路走来4-0,4-1,4-2按照这个节奏决赛很有可能4-3夺冠,当然这是个简单的数学找规律而已,并不能当真,最终因为决赛中哈登的低迷,导致雷霆1-4不敌热火。 而在这一年雷霆本可以用白菜价签下哈登,而哈登也有意留在雷霆队中,但是雷霆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先签后换将哈登送到了马赛克队。

以上就是现实中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开始胡说八道了,雷霆管理层并没有给球队足够的耐心,如果按照雷霆当时的成长速度来说,那么之后的3-4年甚至更多年都会是雷霆的天下,只是差哈登一个人吗,那是当然,想想接下来两年的马刺队和热火队的交锋,马刺队除了本队的GDP,那么就是多了伦纳德,就可以和热火三巨头你来我往,当时哈登在雷霆的地位是个第六人,和伦纳德防守詹姆斯的重要性来说,肯定是不如伦纳德了,但是当时威少对韦德,詹姆斯对杜兰特,伊巴卡对波什,哈登对雷阿伦,你们觉得这一组对决算是五五开吗?真不好说,而且雷霆四少实力是逐年上升,而热火大家也知道,合同期一到,就解体了,紧接着就遇到了勇士王朝的开始。

而如果雷霆四少没有解体,勇士王朝和雷霆王朝的互相碰撞可以说完全不是五五开,雷霆在缺少哈登的情况下,和勇士大战了7场,如果哈登在的话,还真不好说谁会走到最后,杜兰特也不会出走出现现在投敌这么一个生涯污点,而雷霆本身培养的球员夺冠,不仅球队荣誉上升,冠军含金量足,而且雷霆管理层,你懂得。

当然没有如果,上面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旦发生了,那么伦纳德的fmvp可能会少2个,詹姆斯和库里的总冠军数可能会减少,雷霆三少各种荣誉加身,身价暴增,可能现在继续携手,或者去了别的球队各立山头,不过这一切没有发生,梦醒之后,哈登威少还在马赛克队为了总冠军而挣扎,杜兰特已经两次夺冠,伊巴卡也已经有了一冠,现实还是现实,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发生,那些在想象中的美好才会有,而现实如果发生,可能和想象的会完全不同,出现了1+1+1+1

相关阅读: 一场关键的西部对决 雷霆和灰熊在常规赛的激烈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