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的发展历程中,外援政策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话题。近期,篮协传出消息,计划在下赛季实施外援4节8人次政策,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冷静思考后,我们不难发现,CBA应当坚定不移地将立足点放在发现、培养和锻炼本土球员上。过度依赖外援,对于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外援的加入能在短期内为CBA带来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但长远来看,这却可能成为阻碍本土球员成长的隐形壁垒。
回顾历史,中国男篮曾经的黄金一代,如胡卫东、刘玉栋、巩晓彬、王治郅、李晓勇等优秀球员,他们的成长并非依赖于与外援的同场竞技。相反,在CBA前身甲A联赛的早期,由于外援参与度有限,这些球员凭借扎实的青训体系,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中国篮球的中流砥柱。这充分说明了培养本土球员的重要性。
然而,现行的外援政策却存在明显的弊端。以4节8人次政策为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外援占用了部分本土球员的出场名额时间,但实际上的影响却远超此限。外援场均出场时间往往高达40分钟以上,而国内轮转球员的场均时间却往往不超过20分钟。这极大地压缩了国内球员的出场机会,尤其是那些极具潜力的新秀,他们往往只能枯坐冷板凳,失去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因此,中国篮球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立足点放在发现、培养和锻炼本土球员上。这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青训体系,挖掘有天赋的篮球苗子,并为其提供优质的训练资源。同时,篮协和各俱乐部应当合理限制外援的出场时间,为本土球员留出更多的上场机会。此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内球员赛事,如青年联赛、夏季联赛等,也是锻炼本土球员的有效途径。
CBA作为中国篮球的顶级联赛,肩负着推动中国篮球事业发展的重任。在制定政策时,篮协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过度依赖外援虽然能短期内提升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会严重阻碍本土球员的成长,削弱中国篮球的整体实力。因此,只有将立足点放在本土球员的培养上,中国篮球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并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CBA的发展道路上,发现、培养和锻炼本土球员是重中之重。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国篮球的未来打造一个更加光明的明天。期待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能看到更多本土球员的身影,为中国篮球赢得更多的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