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0日,郭士强教练的战术选择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男篮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虽然最终以100:58的悬殊比分取得了胜利,但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对于球队未来发展的隐忧。
这场比赛,男篮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狂胜对手42分,无疑是一种霸气的表现。然而,在郭士强的排兵布阵中,对于杨瀚森和张宁两位球员的使用引起了大家的不解与质疑。特别是杨瀚森,作为中国男篮未来的希望之星,似乎在这场比赛中被完全忽视了。
整场比赛中,杜润旺上场的时间并不少,但在他的出场时间内,男篮的得分情况却是负值,正负值为-5,这在整场大胜的比赛中显得尤为刺眼。更令人费解的是,他的上场时间竟然超过了杨瀚森和张宁的总和。而张宁和杨瀚森两位年轻球员,只在最后两分钟的时间里获得了出场机会,他们总共只得到两分和一个篮板,出手次数也仅有一次。这样的使用方式无疑让人觉得是对这两位有潜力的新人的羞辱。
特别是对于杨瀚森来说,他被誉为是中国最有可能进入NBA的球员,有着“小号约基奇”之称。他需要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来承担起周琦离开后内线的重任。然而在这场大胜的比赛中,他却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用人策略无疑让人觉得过于保守,甚至有些断送中国篮球未来的NBA希望的意味。
当比赛三节就已领先24分时,为何不给予新人一些机会?在如此大的分差下,为何不让年轻人去实战打一会呢?即使他们表现不好,也可以通过后续的针对性训练来弥补短板。然而郭士强的决策似乎让人看不懂,也让人为他的决定感到不值。毕竟,周琦和胡金秋等老将的年纪也已经大了,男篮的未来终究要交给新人。
这场比赛的争议点在于郭士强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新人。毕竟,一个球队的未来是建立在年轻球员的基础上的。希望郭士强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用人策略,给予新人更多的机会和信任。只有这样,中国男篮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