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选人重成绩,郭士强锻炼新人引热议。

  • 发布于:2025-02-17 02:07:00
  • 来源:24直播网

对于此次中国男篮集训名单的公布,广大球迷们的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在CBA数据上表现不错的球员如山西队的原帅、广厦男篮的孙铭徽等未能入选,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作为男篮主帅的郭士强,他给出的解释是此次集训的主要目的是为2027-2028年的重要赛事培养和锻炼年轻人。

然而,这样的选择真的合理吗?首先,对于年轻球员的锻炼,应当是在竞争的环境中完成,而非过度保护性的培养。职业球员的成长,应当在CBA联赛的激烈竞争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国家队的需求。若每一名年轻球员都能达到如杨瀚森般的竞技水平,那么集训名单的争议自然会减少。

就此次集训名单而言,我们不禁要问,这批队员中谁能有原帅般的三分球爆发力和输出效率?朱俊龙在三号位上的表现真的能够胜任国家队的任务吗?周琦整个赛季的表现并不出色,在联赛中都难以展现强烈的比赛态度,我们又能期待他在国家队有怎样的表现呢?

再者说,练兵应当是各俱乐部的任务。虽然老将们的经验是宝贵的,但在球员仍有实力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启新一轮的新人培养计划,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取得成功吗?强化俱乐部在年轻球员培养上的任务,提升青训的教练质量和训练水平,才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联赛中才会有年轻人向老将发起冲击,形成竞争关系,从而让国家队真正得到人才。

此外,中国篮球的退步与国内的教练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主教练往往喜欢任人唯亲,导致球员为了职业生涯不得不站队。而教练员的权威性过大,有时甚至会对着球员口吐芬芳,这样的培养方式真的能培养出有特点的球员吗?到了国际赛场,这些古板球员真的能打出自己的个性吗?

总结来说,对于这次男篮集训名单的选择,我持有保留意见。作为国家男篮的主教练,其主要任务应是挑选出目前国内最优秀的队员,到国际赛场上去展现中国篮球人的拼搏精神。年轻球员的培养应当是俱乐部的工作,而非国家队。我们期待的是在竞争中找到真正的人才,而非用比赛去喂养球员。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教练体系能够进行改革,真正培养出有特点、有个性的球员,为中国篮球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 周琦 原帅 郭士强 中国男篮